中国经济新闻网讯(刘晨曦)2025年上海车展上,作为新奢智能纯电汽车品牌的代表,smart以“打破边界,灵感闪耀”为主题,携三大全新车型——精灵#3 Keith Haring艺术车、精灵#5 BRABUS超能版与精灵#5超长续航豪华四驱版重磅亮相。这场展会不仅是产品发布的舞台,更是smart品牌“open your mind”理念的集中呈现。通过对话smart中国CEO易寒与CTO羊军,我们得以窥见smart在品牌焕新、技术革新与市场破局中的战略思考:从“精致小车鼻祖”向中型SUV市场进击,以技术、设计与用户运营为矛,在高度同质化的竞争中开辟差异化战场。
战略转型下的产品破局:从“小车鼻祖”到中型SUV的跨越
smart中国CEO易寒多次强调“不要把smart想小了”的内涵:“smart不仅是小型车代名词大牛配资网,更是设计、科技与智能体验的整合者。”
尽管smart精灵#1贡献品牌60%销量且稳居紧凑级市场销量榜首,但品牌并未局限于“小车”标签。易寒直言:“不能因紧凑车市场复苏而放弃中大型布局。” 精灵#5系列的推出,瞄准了容量更大的中型SUV市场。易寒直言:“精灵#5所在市场的规模是精灵#1的4-5倍,是当前品牌发展的关键。”
易寒以足球比喻品牌选择:“进入‘卷’的市场不意味必须跟随单一路径。smart要像欧洲足球的多元风格一样,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。”
作为品牌首款中型SUV,smart精灵#5的推出被视作关键转折。为此,品牌将资源向精灵#5倾斜,并通过创意营销等动作打破固有印象。此外,smart并未选择主流市场的“中庸路线” ,而是坚持个性与拒绝“行业公式化”,通过差异化定位,比如“方中带圆”的造型设计、男性用户占比提升(全系最高)、激光雷达选装率超70%等特性大牛配资网, smart试图在“内卷”市场中开辟独特路径。
羊军进一步解释设计逻辑:“我们追求的是耐看的‘内涵型’设计,而非第一眼惊艳。”技术层面,800V高压架构、双电机四驱、BRABUS性能调校等配置,则试图在电动化与豪华感之间找到平衡。定价策略同样激进:BRABUS版限时价32.99万元,较同级竞品凸显性价比。
营销深耕差异化:从体验式渗透到品牌基因重塑
为突破传统渠道限制,smart提出“在地化营销”战略,进行从“商场摆车”到“体验式渗透”。首先是场景融合:与热门露营地、城市地标合作,打造“smart灵感营地”,用户可通过品牌小程序预约试驾并参与主题活动,将产品体验与生活方式深度绑定。其次是渠道赋能:针对经销商对smart精灵#5的“畏难情绪”,品牌通过“标杆案例复制”提升销售信心。再次是快闪店创新:在北上广深核心商圈开设限时主题店,结合smart精灵#5的“方盒子”设计,打造“移动科技展厅”,通过AR互动展示智能驾驶技术,吸引科技爱好者驻足。
在强化线下场景化营销的同时,针对不同车型的用户差异,smart在营销端展开数字化通路升级:从“流量覆盖”到“精准转化”。易寒透露,smart精灵#1用户高度依赖小红书等社交平台,而精灵#5的核心客群更活跃于财经、科技类媒体。因此,品牌将调整数字化传播策略。
作为最早探索跨界合作的汽车品牌之一,smart在2025上海车展中再次展现了其“艺术基因”与“温暖科技”的双核驱动。易寒指出,跨界合作不应止步于品牌联名或标识叠加,而需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度共鸣。品牌27年历史中推出的50余款限量车型,三分之二源于跨界共创。这些合作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,更延伸至用户生态、软件体验与数字化服务,形成“从硬件到生活方式”的全链路跨界。
技术层面,smart全球公司CTO羊军强调,跨界共创需突破表面合作。例如,与BRABUS的合作从造型设计到性能调校全程深度协同,而与Sennheiser的音响系统开发则涉及联合技术投入。这种“内外兼修”的跨界模式,既保留了smart的灵动设计语言,又通过技术整合强化产品差异化竞争力。
面对价格战加剧,smart选择“以量换规模”优先,但易寒强调:“品牌价值才是长期护城河。”这一思路体现在定价策略上:精灵#5系列虽具性价比,但仍保留设计、配置的溢价空间。
2025年的smart,正以一场“破圈”实验重塑行业认知。从产品定位到营销策略、从技术路径到用户运营大牛配资网,其核心逻辑始终清晰:拒绝被定义,在看似固化的市场中开辟新赛道。正如易寒所言:“真正的竞争力,来自硬核产品与品牌共鸣。”当“小车鼻祖”转身迈向更广阔的战场,smart的每一步,都在重新书写属于自己的规则。
天天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